注漿是將某些能固化的漿液注入巖土地基的裂縫或孔隙中,以改善其物理力學性質的方法。注漿添加劑的目的是防滲、堵漏、加固和糾正建筑物偏斜。注漿機理有:填充注漿、滲透注漿、壓密注漿和劈裂注漿。注漿材料有粒狀漿材和化學漿材,粒狀漿材主要是水泥漿,化學漿材包括硅酸鹽(水玻璃)和高分子漿材。
1、樹根樁法
樹根樁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土上既有建筑的修復和增層、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鐵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樹根樁是一種小直徑的鉆孔灌注樁,其直徑通常為100~300mm,國外是在鋼套管的導向下用旋轉法鉆進,在托換工程中使用時,往往要鉆穿既有建筑物的基礎進入地基土中直至設計標高,清孔后下放鋼筋(鋼筋數量從一根到數根,視樁徑而定)。同時放入注漿管,再用壓力注入水泥漿或水泥砂漿;邊灌、邊振、邊拔管(升漿法)而成樁。
2、錨桿靜壓樁法
錨桿靜壓樁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用土。錨桿靜壓樁是指利用錨固于原有基礎中的錨桿提供的反力實施壓樁,壓入樁一般為小截面樁,主要用于基礎的加固處理。其優點是所用機具簡單,易于操作,施工不影響工期,可在狹小的空間內作業,傳荷過程和受力性能明確,施工簡便,質量可靠,缺點是承臺留孔,錨桿預埋復雜。
3、加大基礎底面積法
加大基礎底面積法適用于當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時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鋼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礎底面積。當基礎承受偏心受壓時,可采用不對稱加寬;當承受中心受壓時,可采用對稱加寬。